我国涉海国家级实验室/工程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点击图片打开网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2000年发起,2006年顺利筹建,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依托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和创新团队开展原创性研究,提升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实验室确定了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海洋生命过程与资源利用、海底过程与油气资源等重点研究方向。同时,启动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海洋药物筛选、海洋科考船队等大型平台和海上试验场等大型设施建设,力争未来三年进入世界著名海洋科研中心之列。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点击图片打开网址)

在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海洋的气候变化和资源开拓运用日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建立10年的基础上,于2011年10月获得科技部批准,进入建设阶段,并于2014年7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在未来5-10年内,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致力于建设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的热带海洋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中心、海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986 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 年通过国家验收后被批准对国内外开放,1994年、1997 年、2003 年、2008年、2013年五次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董国海教授,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张长宽教授。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12人,包括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类7人、B类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4人、新世纪人才9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2人、提名奖获得者2人。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 (1)海岸和海洋动力环境及作用;(2)海岸和海洋岩土工程;(3)海岸和海洋工程结构;(4)海岸和海洋工程防灾减灾;(5)海岸和海洋工程实验模拟技术。拥有二个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滕斌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海洋环境灾害作用与结构安全防护”创新团队;李宏男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工程安全与监控”创新团队。
实验室主要大型仪器设备有:U型造波机;超大型三轴仪;大型海洋动力环境/结构/海床相互作用O-Tube试验装置;地震、波浪和风联合模拟系统;非线性波浪水槽系统;极地海冰现场测试系统;复杂荷载静动试验机;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土工鼓式离心机造波系统;多用途摄影测量系统等。
近五年,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13项,其中:“973计划”首席3项,课题16项,“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项,省部委及行业专项9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2项;出版学术专著22部,发表学术论文2198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641篇,SCI收录600篇,EI收录1095篇;发明专利授权5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4项。
实验室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运行规范,实验设备先进,始终站在学科前沿,探索海岸、近海、深海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是我国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的重要研究基地。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海洋工程水池为主体,与船模拖曳水池、空泡水筒、结构力学实验室和水下工程水池等其它有关配套设施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试验研究群体,构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科学研究的大平台。实验室涵盖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与“土木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均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该实验室主要从事海洋工程结构物运动及流体动力特性、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响应、深潜器与深海工程技术、高性能船舶与新型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和海洋环境模拟及试验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建成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研究特色,达到了国际先进研究水平。实验室承担并完成国家863课题等重大研究项目及国际重要工程研究项多项,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在国际海洋工程界有较高的声誉。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实验室以古海洋学与古环境、大陆边缘演化与海洋沉积学、海底资源、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和海底过程与观测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拥有包括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一系列大型科研课题,发表大量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论文,逐渐成为以面向深海和海陆结合为特色、与国际深海研究前沿接轨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IODP等深海基础研究的国家级基地以及我国深海科学教育的基地。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简称MEL)于2005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2010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戴民汉教授为现任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为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9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21人、助理教授2人;另有技术人员30人,研究助理57人,行政人员5人。实验室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特聘教授8人(其中“青年千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厦门大学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此外,实验室的一批年轻骨干队伍正在健康成长,已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实验室还拥有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实验室下设四个研究方向。方向一为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通量,包括碳生物地球化学、氮生物地球化学、有机物和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方向二为海洋生态过程与机制,包括微型生物生态过程、浮游生物生态过程;方向三为海洋生态与毒理效应,包括海洋环境变化生理生态效应、海洋生态毒理效应;方向四为海洋生态系统观测与整合,包括海洋动力过程与生态响应、海洋观测。
实验室瞄准与全球变化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直面国家对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立足基础研究,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主攻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注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
实验室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科学研究力求具备国际视野,管理体系参比国际标准,文化建设崇尚自由宽松,努力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环境科学研究和创新性人才聚集的基地。
自2010年以来,科研人员主持“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项,承担“973计划”项目课题6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项、面上项目82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项,主持国家公益性项目3项、课题12项,在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74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子刊、PNAS等高影响期刊发表第一单位论文10篇。
实验室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通过国际合作基地、“111”创新引智计划、访问学者与开放课题基金、凌峰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平台,开展大量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搭建若干关键领域的联合实验室,与香港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伙伴实验室关系,着力推进与美国特拉华大学、缅因大学、法国巴黎第六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高水平院校的伙伴关系;发起“厦门海洋环境开放科学大会”,举办了多次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国际会议及分会。
实验室创建良好平台,多渠道培养青年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科研素养。设立优秀博士生基金、杰出博士后基金、本科生暑期科研奖学金,每年举办国际性暑期学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短期讲习班;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暑期班;聘请知名学者开设海洋学核心课程及前沿学术讲座。近5年来,91%博士毕业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15%的博士与发达国家毕业生同台竞技,获得洪堡、新加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盟(SMART)等博后奖学金,在美国、德国等一流科研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同时,注重科学传播与公众教育,2010年8月领衔发起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COSEE China),聘用专职协调人员,推广海洋科学与文化教育,近5年来已举办4届海洋环境科学开放日,30余场公众科普讲座、中学生夏令营等活动。

 此外,实验室重点建设了六个中心和十四个功能实验室,以及多个野外台站,向科研人员提供全面开放共享服务,为创新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共用平台的作用,实验室于2008年6月成立了“大型仪器与技术服务中心”(简称COMET),全面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安全、仪器设备以及技术人员培训和考核,通过网络形式建立资产数据库、预约收费、耗材管理和仪器维护系统,真正实现了分散设备的虚拟集中管理,提高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率。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海是我国走向深海科学研究的窗口和重要阵地。南海背靠欧亚大陆,面临太平洋,濒临印度洋,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分布着1000多个岛屿和礁盘,具有热带海洋、宽广陆架、深水海盆和多岛礁等环境特征。南海不仅是我国管辖的面积最大的海域,同时也是我国唯一具有深海特征的海域。在我国管辖的南海20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水深大于500米的深水区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充分利用南海大面积深水的有利条件,前瞻性部署深海研究工作,既为未来南海的生物资源和深水油气(水合物)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和国防活动等提供保障,又为今后我国深海大洋研究建树热带海域的范例。深海大洋不仅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走向深海大洋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而且其对于未来国家安全和资源保障,在国防和经济上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域海洋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海洋界的重视,而南海是热带区域海洋科学创新性研究的理想场所。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研究为主线,重点研究南海及其邻近大洋海洋动力与生态响应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发展以南海及其邻近大洋为核心的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理论。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创新园地,是炎黄人实现几千年蓝色梦想、走向大洋深处的新的起点。
实验室自2003年评估以来,在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的领导、支持下,全室人员围绕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瞄准热带海洋环境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根据评估专家的意见,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勤奋工作,不断进取,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保持着强劲的持续上升势头,其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国内外的地位与影响在不断提升。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7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2009年12月通过验收。实验室是在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重新组建,聚集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物理海洋、海洋遥感和海洋生态环境等传统优势学科的优秀人才。实验室首届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研究员。现任主任为柴扉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吴国雄院士。

实验室以维护海洋权益与防灾减灾等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建立海洋环境立体观测和预测的技术和理论体系为目标,开展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研究,打造特色鲜明的、具有显著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基地。目前实验室设立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卫星遥感技术与应用、海洋动力过程与生态环境、大洋环流与气候变化,同时设有四大公共支撑平台,即卫星地面站、Argo数据中心、海洋调查设备部和数值计算中心。这些技术支撑平台不仅为实验室研究工作提供海上观测数据资料和分析计算等各类服务,同时也面向社会服务,向国内各类海洋机构共享数据、资料和设备。

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化工研究院)依托于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并于2013年5月通过验收。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分别是:海洋防污技术、重防腐技术和功能型涂料技术。

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舰船涂料已经形成了全船配套体系,是国内唯一具有整船配套能力的国家创新型企业,经历了中国的舰船涂料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全、从全到新的历程,在国内率先完成从有毒到无毒、水下到水上、舱内到舱外、常规型到功能型的全船配套体系,并广泛应用于海军和民用船舶,在海洋涂料领域已经成为国内领头企业。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5年12月,依托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是我国海洋生物领域首个获批建设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首个获批建设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其重点研究方向是抓住海洋生物领域内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系统集成,解决制约我国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提高海藻养殖及加工行业附加值、开拓海藻制品应用、研发绿色健康产品为总体目标,建有3条海洋生物产业中试生产线,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产业孵化于一体,是海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着力培育发展“海洋生物、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化妆品、功能性食品”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3%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其中海藻酸盐医用敷料和岩藻多糖产品,均填补国内空白。

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

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组建的船舶行业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江苏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为理事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为主管单位。

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下设现代造船模式信息化研究室、造船信息集成研究室、船舶虚拟建造仿真研究室、平台及系统测试研究室等四个专业研究室,和一个推广培训室。实验室力争通过未来3至5年的建设,成为数字化造船技术应用研究成果向船舶建造技术转化的有效渠道、造船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提升船舶行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成为行业数字化造船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

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

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年2月7日批准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共分为五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由中海石油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组建。

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建立海上高精度地震技术及海上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的研发试验平台,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地球物理数据分析及配套应用分析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油气资源勘探装备与技术,满足我国近海复杂油气藏勘探和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需求,将打造成引领未来海上地球物理勘探产业技术发展的实验基地,为加速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水路交通领域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建成后,将针对我国沿海港口航道开发建设、运营面临的深水港湾资源少、超常规自然灾害频发、码头超负荷运转等突出问题,开展港口建筑物新型结构、地基基础稳定性安全监测、老码头结构检测评估与加固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应用工作。

海洋工程总装研发设计国家工程实验室

海洋工程总装研发设计国家工程实验室由708所牵头申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级社、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参与。

该实验室成立后,将针对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前期设计核心技术短板、总装建造技术不强等问题,面向深海资源开发、极地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和深水海洋保障等四大领域的迫切需求,围绕海洋工程装备总体技术领域和前瞻性技术发展趋势,突破装备的总体研发设计技术、试验验证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并行协同设计技术等十大共性关键技术,建设海洋工程研发设计与总装建造示范平台,支撑开展新一代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极地钻井船、大洋钻探船和超大型半潜船等十大装备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培养一批高水平海工装备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应用,逐步完善海工装备设计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全面形成深海、极地油气开采装备、矿产开采装备、海上保障装备的自主设计能力,为做大做强海工装备制造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海洋工程机电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海洋工程机电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地处风景优美的东湖之滨,是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大型、成套、非标装备制造企业,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船用特辅机专业生产厂家。公司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员工2500人。

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年批复建设的目前我国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示范平台。该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法人单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总投资9570万元,其中国家安排投资2000万元,将针对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设备欠缺、海洋环境下设备验证能力不足的问题,围绕海洋油气矿产和极地资源开发对先进装备的迫切需求,建设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技术研发平台,促进开展海洋物探多缆拖曳、钻采、井控、固井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为推动我国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支撑。

船舶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2009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所联合沪东重机、大连船用柴油机厂等单位共同申请建设的“船舶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船舶配套系统也是中船重工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所以国家工程实验室为纽带,联合全国著名低速柴油机生产厂和研究所,建设低速柴油机研发机构。

船舶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包括两部分:一是将围绕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展船舶低速柴油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船用低速机性能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参数数据库;二是开展低速柴油机高效和环保设计、模块化制造、高压共轨系统集成制造、超大型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型及快速加工等关键技术、工艺和设备的试验与验证,掌握大功率低速柴油机设计技术,实现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及动力系统的自主研发,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海洋工程装备检测试验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海洋工程装备检测试验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中船重工704所牵头,包括上海海洋大学在内的七家单位联合申报。上海海洋大学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承担“海洋工程装备检测试验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压载水检测试验室”的建设任务。“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压载水检测试验室”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将服务于国家履约船舶压载水国际公约的战略需求、国家和地方业务部门的执法要求以及“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研制企业的设备测试需要。

海洋水下设备试验和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海洋水下设备试验和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全国质监系统内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由青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级社、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海洋石油(青岛)有限公司等9家国内行业领先机构共同建设,主要针对我国海洋水下设备综合性试验检测技术缺失、质量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围绕我国海洋能源开发对水下设备系统性试验与标准化检测的迫切需求,建设海洋水下设备试验和检测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开展水下生产系统、海洋能装备、水下电控系统等试验检测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

 

相关推荐